最大攝氧量的提升極限
我們知道一般人的最大攝氧量,是可以透過像是前面提過的訓練,或者像是我們之後會提到的營養補充等等方法去提昇改善,但是對於那些專業運動員而言,當他已經達到這輩子的最大攝氧量巔峰之後,那他的最大攝氧量將會停滯維持住,任憑他再怎麼運動訓練,也不能再提升他的最大攝氧量,也就是一般運動界常說的進入了體能或者最大攝氧量的高原期或停滯期。更慘的是,隨著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他的年齡將一直增長,可唯獨他的最大攝氧量卻是逐年的往下掉,儘管非常努力辛苦的訓練,也只能勉強維持住,但長久之後,卻只能眼睜睜的無力阻擋它下降的趨勢。
從前面的文章我們知道最大攝氧量的兩大決定性因素,第一是由我們的心臟力,決定氧氣的供給量,第二則是身體細胞內的粒線體平均數目, 決定氧氣的使用量。 我們的心臟力是藉由最大心跳數(HR)和心臟的最大出血量(SV)所構成的,只不過當一個人的心跳數大於他的最大心跳數值之後,他的最大出血量便不會再增加,相反的,這時還會增加他的心臟負荷並觸及危險 。另外一個重要因子: 細胞內粒線體的密度,卻在這個供給氧氣的極限巔峰時,便不再增加,而達到一個體能極限。
所以從上面的研究分析我們可以大膽的推論,唯有增加心臟的收縮力,才能夠有效的再提升突破運動員的最大攝氧量。因此我們研究中心透過營養補給的一種特殊食品配方,針對專業的運動選手進行數次對照性的體能測試,看看我們的研究推論能否成功突破運動員的體能極限。
測試方法:
研究受試者共 9 名,平均年齡19.4歲的專業青年選手(男性5名,女性4名)。運動習慣為每週 3-4 次。研究測試採用階梯式負荷上昇 (Mader et al., 1976) 的HIIT方式進行。開始速度為 2.5 m/s (9 km/h),每階速度持續 5 min,每階速度增加 0.5 m/s (1.8 km/h),每階間歇時間為 40s (採集血液與紀錄心跳率)。運動測試進行至個人最大負荷。
運動測試共進行兩次。一次攝取運動補充劑,一次補充安慰劑。兩次間隔 24h,採用平衡次序法與雙盲方式進行。補充劑攝取時間為運動測試前 30 min。 運動測試生物參數收集分為:
1. 每階負荷血液乳酸 La 與心跳率 HR
2. 紀錄每次 40s 間歇心跳率
3. 紀錄每階結束,運動負荷感覺 RPE 量表
4. 紀錄運動結束恢復期 E5 心跳率與乳酸
乳酸堆積率測試
測試結果:
結論: 運動負荷血液乳酸 La 分析顯示,在補充劑組的速度 3.5-4.5 m/s 呈現下降趨勢 。
運動心跳率測試
測試結果:
結論: 結果分析顯示補充劑組在速度 2.5-3.5 m/s,心跳率 HR 均呈現下降趨勢 。但是 在 4.0 m/s 則未呈現改變症狀
乳酸排除率測試
測試結果:
結論: 乳酸 La 排除分析,在補充劑組恢復期第 5 分鐘 (E5) 乳酸排除 -0.24 mmol/l。 安慰劑組則未呈現排除症狀
運動負荷感覺測試
測試結果:
結論: 在運動負荷感覺量表(Borg’s RPE Scale)分析顯示,在補充劑組的運動負荷感覺在2.5-4.5 m/sec 之間,呈現明顯降低負荷壓力的感受狀態。
最大攝氧量測試
測試結果:
結論: 最大攝氧量 VO2 Max的前後比較測試,結果顯示,在補充劑組的VO2Max明顯高於安慰劑組的數值。
總結:
綜合上述結果分析顯示, 補充劑組在體循環與新陳代謝機制上均呈現比較低的壓力反應,同時最大攝氧量也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提高。